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精彩观点

巴曙松:谈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发布时间:2020-11-09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给实体经济和金融业造成严重影响,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升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中国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的经济金融发展规划提出明确建议。在“十四五”新起点下,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将面临哪些新挑战?金融创新与畅通国内大循环之间有何联系?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特别开设——

“双循环下中国金融挑战与机遇”研讨会,就金融安全威胁因素与金融创新路径选择展开深入探讨。

近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重要嘉宾、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就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作出权威分析,为大会议题作先期解读。

巴曙松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重要嘉宾、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首先要把握实体经济出现的一些变化。要想清晰地把握中国实体经济的变化趋势,则必须将其放到全球大发展趋势中来定位。

此次疫情之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正在发生剧烈变化,这一变化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内、外循环,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的运行特征,这就给金融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准确把握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布局中出现的一些变化,才能更好地从金融角度提供支持。

具体来看,全球化、供应链和产业链重新布局出现的几方面特点,包括从医药行业开始,一些关键的产业正在回归本土市场;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正在逐渐上升;此外,科技正成为应对冲击、占领未来制高点的一个竞争焦点。

针对上述大趋势变化,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需要把握几方面:首先,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修复供应链、产业链中可能受到冲击或出现中断的环节。其次,支持实体经济扩大内需,在支持产业链发展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贴近市场、客户进行布局,不断提升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以吸引海外机构进行布局。此外,要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今年,在疫情冲击下,东南亚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在分析很多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后也不难发现,中国一直以来非常依赖美国、欧洲市场的高端电子产品、设备,这一部分是可以通过强化同韩国、日本的合作来修复的。

历史上,人类和疫情的抗争史也是医疗和科技进步的发展史。这一次也一样,大家迅速转向云端技术、疫苗、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投资。因此,怎样把金融资源引导到新经济的独特需求里非常重要。在中国经济还处在追赶型增长模式,依靠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候,金融业最大的功能就是动员储蓄,将它输送到基础设施领域。目前,我国整个金融体系在这方面是非常高效和成功的,在中国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中,培养的主要能力就是动员储蓄。但随着经济开始转型,逐渐诞生出互联网企业、科创企业,产生了新的金融需求,原来的金融体系在应对这类企业时就显得“捉襟见肘”。

以生物医药行业为例。生物医药行业60%到80%的资本开支在研发环节,这个环节没有现金流,没有盈利,没有业务记录。传统的融资方式,比如银行贷款或上市,都难以给出支持。新经济行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轻资产”,不像工业化、城镇化时期的“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重资产产业,能拿出抵押担保来申请贷款。新经济产业在经营初期阶段现金流很不稳定,风险相对较大,如果金融业没有找到适应新经济产业运作规律的服务模式和渠道,金融资源还是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传统产业中去。

实体经济在转型,但是金融业还在按照原来的制度惯性源源不断地把资源配置到传统产业里,这就是错配。金融业要研究这些新经济行业的独特需求、独特的产业波动特点,才能更好地将金融资源用于支持产业升级。

金融业开始需要深入研究每一个产业的波动规律,去寻找除抵押担保之外的其他信用信息、其他场景,做大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的工作,这些信息同样可以像抵押担保一样,给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金融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目前,中国金融业正在顺应全球金融业发展大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