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来了 | 在这里,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作者:李龙 发布时间: 2023-04-24

4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法国总统马克龙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要义,强调指出,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中国通过一次次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逐渐形成的既符合现代化一般规律又具有独特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实践。


读懂中国,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一条属于中国且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道路。放眼世界与历史,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这条现代化道路,“新”在哪?如何走?向何方?


连日来,“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高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这个主题,通过多场平行研讨会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其中,以19日举行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平行研讨会的探讨最为深入。


在这场研讨会上,人们得以聆听中国顶尖的理论家分享他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道路及其文明根源的认识;也可以从俄罗斯、土耳其、意大利等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角度,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4月19日,“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在广州举行,下午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行论坛。


从哪儿来?从“三步走”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首先从它们的历史开始。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引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世纪八十年代末,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怎么能和世界相处好,我们形成了一个理念叫‘人类命运共同体’。”李君如说。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2012年,“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至此,我们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李君如说。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候任会长、原中央党校副校长徐伟新从文化史、文明史的纵深中,分享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理解。


徐伟新从文明、空间和时间三个维度阐述道,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追求进步,跨越农耕文明而实现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的文明变迁与社会变革;是在全球化所带来的中西古今文化的大碰撞、大冲突、大整合的复杂形势中展开的;是全民族的长时间的集体行为,将继续发生。


徐伟新说,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文化基因和本体性规定。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性规定和主导性基因。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古老的东方文明与年轻的西方现代文明发生遭遇和接触后,海纳百川,获得了新的能量,激发了新的创造力。人类现代文明成果、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与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基因、主导性基因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徐伟新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构是一条河流,“离开它的源头之后,五千年来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壮阔,在历史性创造中不断地传承与发展”。


“新”在哪里?中国式现代化在开放交流中产生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中国特色的本质要求,绝不是说其在封闭环境中创造和发展,恰恰相反,它是在开放交流中产生,拥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他说。


从文明视野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因为,现代化本身就是创造文明形态的过程,如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中国式现代化有新的意识形态,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价值观,是引领人类进步潮流的一种现代化视野和思想文化基础,最终通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哪儿?陈晋表示,“新”在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相结合,“新”在兼顾效率与公平,“新”在现代化的腾飞与社会秩序稳定有机结合,“新”在它有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也“新”在更广阔的视野。“什么视野?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他说。



“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现代化。”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大卫·弗格森认为,把西方现代化强加于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模式是行不通的。“中国式现代化在长期合作和广泛协商中形成了真正的共识。”大卫·弗格森说,中国式现代化将凝聚更大的共识,惠及更多的人民。


他谈到,西方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别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对待国际社会的方式。他认为,西方地缘政治更多是一种非输即赢的模式。相比之下,中国的模式是双赢的,放眼世界看到的都是机遇。“如果我们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成功,那么他们的成功将会回馈给我们,蛋糕会越来越大,我们所有人都会有足够的蛋糕。”他生动地比喻道。


在大卫·弗格森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精神的一个最完美的体现,其核心之一就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国有句话是“要致富先修路”,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一个国家。人员、货物和信息高效流动,是繁荣的关键,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的一个原因。


向何处去?为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两个问题,而是紧密相连的,并能够在新的动荡变革期回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同一个重大课题。”李君如表示。


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再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们作为学者要用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冷战和热战都不是人类要的出路,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最好的选择,逆全球化不会给人类带来幸福。”他说。


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就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而不走对外扩张老路,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也为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康庄大道。



“我们需要站在中国之外考虑以下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式现代化?此外,我们又该如何从文明间交流互鉴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基金会副主席尤素夫·瓦南迪说。


他认为,中国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意义十分重大。他从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看到,中国政策将保持很强的持续性,发展是第一要务,并重申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他观察到,亚洲各国都对此密切关注,并且希望同中国开展合作,共同迎接挑战解决问题。



俄罗斯联邦驻广州总领事亚历山大·切尔诺乌索夫也持有类似观点。他表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除了绝对贫困,这充分证明中国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俄罗斯将积极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起努力消除当前全球面临的风险和威胁,共同携手创造新的未来。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说,要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式现代化,这需要以更大力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青少年教育事业,消除因文化差异产生的隔阂,让大家真正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爱上中国。



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主任居凡·萨克谈到,在过去几年间,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的全球性挑战越来越明显。中国是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没有过渡转型期的情况下,没有国家能够“脱钩断链”,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