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读懂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从来不易。面对纷扰嘈杂的西方舆论,郑必坚为世界提供理解中国的钥匙。他提出“和平崛起”理论,参与创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新著《咬定青山不放松》更是深刻阐释中国道路,助力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郑必坚表示:“我们不走建立军事集团争夺霸权的邪路,也不走以大欺小、划定势力范围的邪路。”中国坚持的,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
本文转发自7月18日CGTN公众号,原篇题目为《专访郑必坚:在“咬定青山不放松”中读懂中国》。
7月18日,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以下简称“国创会”)创始会长、原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接受了CGTN《巅峰对谈》节目主持人刘欣的专访。
面对中国的发展与进步,西方舆论往往陷入两极:或渲染“中国威胁”,或鼓吹“中国崩溃”。纷扰杂音中,94岁高龄的郑必坚始终以冷静清醒的战略思维,为世界提供理解中国的钥匙。
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战略思想家之一,他在21世纪初提出“和平崛起”理论,打破“崛起大国必然挑战守成大国”的传统逻辑,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
作为国创会创始会长,他参与创办的“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已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治国理念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窗口。其新著《咬定青山不放松》是对中国道路的深刻再阐释,更是直面世界的坚定回应。
世界正面临“大合作”的考验
在专访中郑必坚指出,放眼全球,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利益诉求的国家和地区或将面临一场深刻考验。这场考验并非简单的冲突与对抗,而是能否实现“大合作”——即能否在多边与单边、开放与封闭、合作与对抗之间寻找新的平衡。
他强调,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始终致力于顺应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郑必坚说:“金砖扩容、上合组织扩员正在为全球南方国家注入新的合作活力,也为转型期的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容量。”
“这表明,中国的理念和方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理解、认同和支持。” 他补充道。郑必坚相信,中国未来将拥有越来越多志同道合、携手同行的伙伴。
这正是郑必坚始终坚守的理念:中国的“和平崛起”,不是孤立的崛起,而是“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和平崛起”。
中国改革开放如何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尽管不乏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已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但在郑必坚看来,中国的改革远未止步,而是必须“再出发”。他说:“这不仅关乎中国自己能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关系到世界的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
郑必坚明确提出:“我们不走建立军事集团争夺霸权的邪路,也不走以大欺小、划定势力范围的邪路。”中国坚持的,是一条坚定不移融入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化改革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从来不是独行其道,而是携手世界同行,向全球敞开合作的大门。
2024年7月18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中说,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郑必坚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决定了中国将自身改革与发展视为世界各国共享机遇的一部分。正因此,国际社会越来越形成这样的共识:“中国改革有力度”,“中国经济有韧劲”。
“中国游”:读懂中国的另一种方式
专访中还有一处细节颇具意味。CGTN主持人刘欣提到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正在绕开西方媒体的“滤镜”,亲自踏上“中国游”,感受真实中国。
郑必坚对此深感欣慰:“这说明中国的吸引力在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地增长。这也说明我们的路走对了,我们的活儿没白干!”
对于中国的发展前景,郑必坚的回答朴素而坚定:“我们的党是好党,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光明的国度,我们有希望。任它什么风雨、什么考验,我们都咬定青山不放松。”
写在最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读懂中国”,不仅关乎世界的当下,更关乎人类的未来。